九州新手游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九州新手游 > 新闻动态 >

最长寿的开国上将吕正操,曾参与“西安事变”,晚年担任重要职务_东北_革命_我党

发布日期:2025-06-25 20:29    点击次数:146

吕正操上将出生在晚清时期,一生经历三朝,看过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在一众开国上将之中最为长寿。

吕正操是“半路出家”的革命者,在加入我党前,曾是少帅张学良的心腹重臣。在西安事变中,他以身涉险,执行“兵谏”,为统战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耄耋之年,吕正操仍兢兢业业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线,担任副国级领导人为国家发展纳言献策。

光绪三十年,吕正操出生在辽宁海城的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时值清末民初,他成长的年代,东北被日本帝国主义所觊觎,他们利用南满铁路和中国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现状将侵略的魔爪伸入东北各处,对东北人民造成了深重苦难。

自小目睹日军侵略暴行的吕正操立下报国之志,努力读书习字、锻炼身体,立誓把这些东洋鬼子从中国赶出去。18岁时,吕正操心怀报国热情参军入伍,成为了东北军的一员。

展开剩余74%

从军期间,吕正操文化素质突出,训练成绩优异作为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被选派进入讲武堂深造,他的军事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被张学良选中来到少帅身边担任副官,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皇姑屯事件后,张作霖被日寇炸死,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不再掩饰自己对东北的领土野心,全线发动进攻。值此家园危亡之际,吕正操挺身而出率领部队来到前线参与到对日作战之中,这个年轻有为的青年军官在实战中表现出色、多次挫败日寇,有效狙击了敌人的侵略脚步。

战术上的局部胜利,对于整体的颓势而言杯水车薪,在蒋介石“不抵抗”的绥靖政策下,最终东北军撤退关内,吕正操眼睁睁看着家乡沦陷,心中自是不平。

镇守北平期间,吕正操与一众爱国同胞一道组建了东北救亡武装,和主张抗日的我党同志建立密切联系,开始受到革命思想的感召。

西安事变爆发后,吕正操利用自己与张学良的亲密关系成为我党与少帅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和平解决此次事件来回奔走斡旋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此期间,吕正操与我党同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受到周总理的谆谆教诲,倾心于我党领导的统战事业。

对革命的憧憬之心日隆,1937年吕正操秘密加入我党,在抗战之初,他率领东北军旧部脱离国军正式起义,打响冀中地区抗日反蒋的第一枪。

这支英勇的革命队伍,一度成为我国北方抗日武装的中流砥柱,抗战期间,吕正操转战北方,参与百团大战、指挥冀中地区的抗日武装一度给日寇造成重大伤亡,为抗战的全面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东北解放后,吕正操回到家乡,着手收拾破碎的山河,清剿匪患、维护百姓平安,修复铁路,建设道路交通网,领导人民军队大力发展东北工业和农业。

在解放战争时期,吕正操把东北打造成我党稳固的大后方,有力的保障了前线战事的顺利进行,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出力甚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其在革命年代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虽只是“半路出家”的革命将领,但英雄不问出处,上将荣膺可谓实至名归。

因为吕正操的出身问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反革命分子诬陷诬蔑,非法监禁长达7年。历史最终会为英雄正名,随着党内的全面拨乱反正,吕正操重返工作岗位,古稀之年为国家铁路事业的建设而殚精竭力。

吕正操79岁时,事业来到最高峰,成为全国政协的主要领导人,在副主席任上为团结各界人士统战两岸三地同胞做出卓越贡献。

2009年,吕正操在106岁的高龄去世,成为建国以来最长寿的开国上将。吕老将军一生,无愧于心、无愧百姓、无愧家国。

发布于:浙江省

Powered by 九州新手游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